期刊简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创刊于1995年,现为旬刊,每月6、16、26出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一本护理学科领域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主要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者、高等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中与护理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及护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的读、作者对象,报道内容涵盖护理学科中的教学、科研、管理、文化等诸多方面。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68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82/R
邮发代号: 82-35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682/R
- 国内刊号:11-5682/R
- 出版周期:旬刊
-
国内糖尿病足护理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
随着我国疾病谱逐渐从急性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逐渐成为居民主要的“健康杀手”。作为糖尿病的四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足,其发病率高,疾病经济负担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危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9.7%的20岁及以上的居民患有糖尿病,48.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足,50.0%的非创伤性截肢源于糖尿病[1]。然而,糖尿病足也并非“绝症”,适当的护理可有效预防糖尿......
作者:陆晴;王娜;许红 刊期: 2013- 33
-
1例回肠双腔造口周围皮肤溃疡伴发深度脓肿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39岁,职业护士,中专文化程度,因“下腹痛半年,全腹CT示小肠肿瘤,子宫右侧缘多发圆形阴影,盆腔少量积液”,于2012年6月1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水,乙状结肠巨大肿块约30cm×20cm×20cm,与子宫、膀胱、回盲部、网膜及后腹壁广泛粘连,无法切除,即行末端回肠造瘘术。病理示“乙状结肠恶性淋巴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入肿瘤内科给予R-CHOP方案化疗,颈内静脉置管。......
作者:唐艳华 刊期: 2013- 33
-
康维德可塑型底盘在泌尿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维德可塑型造口底盘在泌尿造口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泌尿造口术后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可塑型底盘,对照组采用裁剪型底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情况、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及患者造口护理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皮炎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护士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造口物品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加用防漏膏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卫平;彭娟 刊期: 2013- 33
-
造口志愿者在结肠灌洗临床推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造口志愿者在结肠灌洗临床推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造口志愿者协助造口治疗师,通过在造口联谊会上现身讲解、造口门诊宣教等方式宣传结肠造口灌洗知识,与造口治疗师一起上门指导患者进行结肠灌洗,使患者掌握灌洗方法。结果在志愿者的参与指导下,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完全掌握灌洗方法,排便已形成规律,1例正在指导中。患者均未发现腹泻、肠内残余液渗漏等问题,灌洗后48~72h内基本不用造口袋。5例患者进行结肠......
作者:钱晓红;郑亚华;马晶晶 刊期: 2013- 33
-
可塑型造口袋在提高老年造瘘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可塑型造口袋在老年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保护造瘘患者周围皮肤,预防和治疗皮肤并发症,提升老年患者对造口袋使用的认知度,提高老年造瘘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老年肠造瘘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使用的造口袋分为传统造口袋组(简称传统组)40例和可塑型造口袋组(简称可塑组)40例,指导患者使用两件式可塑型造口袋,比较使用效果。结果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可塑组为(72.16±6.4)分,传统组为(34.55......
作者:易彩云;朱莉;郭威 刊期: 2013- 33
-
康维德造口袋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肠瘘是肠道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传统引流方法是直接采用腹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装置,但是在引流管口周围有较多肠瘘液渗出,所渗出的消化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腐蚀性很强,易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糜烂甚至坏死,导致患者局部的疼痛不适,因此瘘口周围皮肤护理是重点也是护理难点。另外,由于肠瘘液不断渗湿伤口敷料,为保持伤口清洁,医护人员只能频繁地更换敷料,既不利于患者伤口愈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
作者:王超;吕明 刊期: 2013- 33
-
泌尿造口护理方法的改进效果
目的:探讨泌尿造口护理方法改进与成效。方法选择泌尿造口患者4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术后首次更换造口底盘时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术后首次更换造口底盘时,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多爱肤超薄敷料、防漏膏、造口粉、纱布、3M高强度胶带及腰带进行造口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腹部切口被尿液渗湿情况、造口底盘使用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受损发生率为......
作者:陆星尘;邬凌峰;张惠萍;刘学英;何屹 刊期: 2013- 33
-
1例回肠造口旁伤口全层裂开患儿的护理
患儿男,出生体重2.5kg,37周顺产,出生后9h因腹胀呕吐,腹部平片提示气腹,于2011年7月1日收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当日家长拒绝手术,犹豫放弃治疗。次日家长要求积极治疗,患儿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满是胎粪,小肠多处穿孔,予腹腔冲洗后行回肠袢式造口术。术后送入NICU监护,予机械通气、禁食、胃肠减压、TPN支持。术后4d伤口出现渗血、渗液,术后2周伤口全层裂开,开始不断......
作者:陈劼 刊期: 2013- 33
-
1例结肠癌多次手术后复杂性肠外瘘伴感染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40岁,2006年6月因横结肠癌首次手术,此后患者多次出现腹腔、腹壁、肝脏、胸壁等处的肿瘤转移,共行8次手术及多次化疗和放疗,其中2011年手术后并发肠外瘘,持续4个月后治愈。2013年6月13日(末次手术后21个月)复查发现右侧腹壁肿块,穿刺提示“浸润性腺癌”而再次入院。进一步检查提示肿瘤贴近原肠瘘位置,与肠管关系密切。6月27日经右上腹横切口行右侧腹壁肿瘤广切术+右侧肋软骨部分切除术+......
作者:谢玲女;蔡一波;洪小芳 刊期: 2013- 33
-
1例糖尿病高龄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及周围伤口的护理
患者男,76岁,因盲肠穿孔修补术后9d,腹痛3d于2013年2月27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7.5℃,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60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血浆管周围溢出大便样分泌物;辅助检查:白细胞17.9×109/L,红细胞2.48×1012/L,血红蛋白80g/L,葡萄糖9.1mmol/L;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入院......
作者:王琴;王永华 刊期: 2013- 33
动态资讯
- 1 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可变钠和超滤曲线联合应用预防透析症状低血压的护理
- 3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
- 4 护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与本科生考研意愿的比较
- 5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 6 锁骨与第一肋骨间隙张开装置在 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 7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手术的护理比较
- 8 不同角度颈外静脉置管对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9 肥胖患儿手腕静脉输液2种固定效果的比较
- 10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认知损害对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营养评价及膳食护理的研究进展
- 12 介绍一种肛管与输液器的连接方法
- 13 循证护理实践在降低喉切除患者咽瘘发生率中的应用
- 14 28例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 15 系统化管理教学环节提高《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效果
- 16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 17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
- 18 改进护士长查房模式提升护理管理能力
- 19 Bicon系统治疗缺失牙操作中的护理配合
- 20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与对策